建国大业部分戏份令历史人物家属不满 千个
在电影《建国大业》的制作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一种神秘和期待的气氛。直到电影即将上映的前一刻,它的最终呈现仍然是一个谜团。据说,电影完成后期制作后,在上映前的多次修改中,最初的版本与后来的版本有所不同。昨日,距离全国上映只剩一天之际,导演黄建新仍在紧张地修改拷贝。这一切,都与片中关于李济深与蔡和森关系的戏份有关。
在最近的一次媒体试映会上,《建国大业》中的一段情节引发了广泛关注。由金鑫饰演的李济深在考虑北上参加政协时,面临着一些内心的纠葛。其中,他是否应该提及自己曾经参与过对蔡和森的行动成为了一个关键的剧情点。电影中有两场戏描述了这一情节,一场是说客卢广声试图以此要挟李济深,另一场是毛泽东和李济深的对话。
关于蔡和森的死因,历史上存在不同的说法。有传闻称蔡和森是遭受广东军阀陈济棠的酷刑后去世的,而李济深并未与此事有关。考虑到这一点,相关方面对电影中李济深与蔡和森关系的戏份提出了异议。黄建新导演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努力,对约千个拷贝进行了修改。
《建国大业》的编剧王兴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影片创作方完全尊重家属的意见,并对引发的争议做出了回应。他表示,历史题材的创作必须尊重历史事实和家属的意见。作为剧作家,他从人性的角度出发进行解释,同时强调了创作过程中的复杂性和难度。
王兴东还提到,他们在创作时主要依据的是史料,但不同资料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说法可能不同。电影在陈述事实的并不给出确定的答案。这种处理方式体现了电影对历史事件的尊重和对观众的尊重。对于那些对历史事件有深厚兴趣的人,他们可能会选择去查阅更多的资料,以解开历史的谜团。
《建国大业》是一部充满历史韵味和人性探索的电影。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前提下,它通过艺术的手法展现了那个特殊时期的人物和情感。这部电影值得我们期待,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制作精良,更是因为它对历史和人性的深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