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卦解释“三阳开泰”、“秋后问斩”的来历
周公解梦 2025-07-23 05:41www.jinchanw.cn金蟾网
《易传》揭示了宇宙间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源在于阴阳。在《系辞》中,这一观点被哲学性地概括为“一阴一阳之谓道”,强调了阴阳作为“道”的基本内涵的重要性。道家思想进一步阐释了阴阳的交互作用,认为阴阳相交则万物生,阴阳不交流则万物消亡。在此,我将以“地天泰”与“天地否”两个卦象来解读阴阳之理。
十二消息卦,又称十二辟卦,通过阳爻的生长与消失来表现阴阳消长。这十二个卦的排列顺序反映了一年十二个月的节气变化,并与十二地支相对应。
在农历的寅月,地天泰卦显现。此卦上卦为坤,代表地;下卦为乾,代表天。坤卦的阴气下降,乾卦的阳气上升,形成了阴阳二气的交融,象征着万物的生长。寅月立春之际,正是“万物复苏,生长开始”的时刻,这种阴阳和谐交融的状态被喻为“三阳开泰”,预示着万事亨通,因此称之为“泰”。
在农历的申月,天地否卦显现。上卦为乾,代表天;下卦为坤,代表地。乾卦的阳气上升,坤卦的阴气下降,阴阳二气未能成功交融,象征着万物的沉寂。申月立秋之时,万物成熟,却也意味着生命的结束。这就是为何“古代死刑,秋后问斩”,顺应了天地之道。天地否卦所呈现的闭塞不通、上下不和的状态,正是“否”的含义。
阴阳学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揭示了自然界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固定规律。阴阳的矛盾对立统一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这一切的律动,都在阴阳的交融与分离中得以展现。
上一篇:猪年出生女宝宝起名大全,好听的女孩名字
下一篇:没有了